在学校隆重庆祝建校70周年之际,为增强校庆文化氛围、充分展示老一辈地大人风采,更好地教育激励地大后人,致敬老一辈,2022年11月5日上午,在刚刚建成开馆的校史馆门前,学校隆重举行“光荣在校70年”荣誉章颁授仪式。我校23位获授“光荣在校70年”荣誉章的老前辈中,卢作祥教授、杨士恭教授、杨森楠教授、胡家杰教授、范永香教授、殷鸿福院士、曹伯勋教授共7人来到现场参加颁授仪式。7位老人佩戴“光荣在校70年”鲜红绶带,精神矍铄。少先队员为他们敬献鲜花、行少先队队礼。校党委书记黄晓玫教授、校长王焰新院士为他们佩戴“光荣在校70年”荣誉章并合影留念。
我校23位在校学习、工作、生活满70年的老同志简介如下:
卢作祥 男,汉族,1925年1月出生,福建永定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52年在北京地质学院攻读研究生,1954年毕业留校任教,一直从事矿产勘探、成矿预测等地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编著地质学科教材五种,其中主编教材《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学》《成矿预测学》获地矿部优秀教材二等奖,时任《地球科学》校刊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湖北省高校学报编协自然科学部主任等职,获省期刊编协先进工作者奖。《山东玲珑金矿西山矿床构造控矿规律》获得地质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主持开展了山东招掖等地金矿预测与评价的科研工作,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特等奖一项。在矿产勘探、成矿预测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游振东 男,汉族,1928年9月出生,籍贯福建,教授。1952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历任北京地质学院助教、讲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地质学专业岩石学、变质岩石学等课程教学。长期从事山东、河南及东秦岭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6篇,出版专著2部。1991年获李四光地球科学(教育)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刘瑞安 男,汉族,1930年6月出生,籍贯北京,正处级干部,经济师。1952年来校在物理实验室担任物资、设备采购工作,1954年调到设备科。1958年到学院组建的福建地质大队工作,半年后回到设备科。1960年被评选为院级先进工作者,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9年,任设备科负责人。1975年迁校时被派到武汉地校组建设备科,担任副科长兼任财务科、设备科党支部书记。1976年任设备科科长。1987年被学校选派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担“老有所归”人员日常生活服务工作,协助筹划解决“老有所归”在京人员住房、户口变更等问题。
贾苓希 女,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2月出生,籍贯吉林,离休干部。1951年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1952-1955年,在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学习,1955-1957年在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研究生班学习,1957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于金属物探研究教研室。1964年调到物探系任党总支副书记,主要负责学生方面的思想工作,后任党总支书记。1988年9月离休回京居住。1990年组织完成地矿部“七五”科技攻关项目获二等奖。1987年组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多次参与国家地下热水调查项目获三、四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赵鹏大 男,满族,中共党员,1931年5月生,辽宁沈阳清原人,数学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副博士学位。曾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校长、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先后担任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亚洲地区代表,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专门委员,国际定量地层委员会表决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及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赵鹏大系统研究了矿产勘查中数学模型的应用。建立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在对宁芜、个旧、铜陵及新疆等地区不同比例尺找矿统计预测方面,取得了明显效益并建立了“矿床统计预测”新学科。由于在“在数学地质领域作为研究者、教育者及带头人的长期经历和突出贡献”,1992年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章。2018年获年度人物“杰出大学校长”,莫斯科大学名誉教授,莫斯科地质勘探科学院名誉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杨士恭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3月生,陕西岐山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52年10月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系学习,1956年10月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留校在矿产系煤田教研室工作,一直从事教学辅导、野外地质实习和科学项目研究。参与合作出版数本专著、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数篇论文,1978年获国家科学大会奖;1980年获湖北科学大会奖;1983年获煤炭工业部特等奖;198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91年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三等奖;1999年湖北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励二等奖;2006年湖北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励一等奖,在地质矿产和煤田等学科科研项目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王燮培 男,汉族,1932年12月生,河北廊坊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51年夏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普查勘探系,1955年转入石油地质系学习,1956年进入研究生班学习,1958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从事石油地质调查勘探和石油构造分析的教学及科研工作,重点研究控制油气运移聚集的构造地质因素,编写出版全国统编教材《石油勘探构造分析》,获地质矿产部优秀教材一等奖。负责玉门油田《酒泉西部盒地构造地质特征及油气远景评价》的科研成果,获得地质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学校石油地质调查与勘探学科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黄廼和 女,汉族,1933年1月出生,籍贯北京,教授。我校沉积学方向课题研究的带头人之一,陆续在《沉积学报》《地球科学》及《煤田地质与勘探》等重点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对煤沉积学及古代潮汐沉积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论据,从而获得了中国地质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地矿部科技成果四等奖,为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的进一步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1988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地质及勘探系煤田地质教研室退休。多年来,历尽风雨崎岖道,万夏桑田谱新篇。
王顺金 男,汉族,1933年9月出生,籍贯河北,教授。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并留校于矿物教研室执教37年,专心教学、科研。曾参加国家矿产项目研究4项,地区性科研6项,成果获奖5项。1989年出版了《矿物矿床学》专著,并被国家图书馆所收藏。1987-1988年,作为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矿物教研室访问学者,与教研室主任米涅耶夫共同指导雅库梯地区金刚石矿床博士生,并讲授《矿床矿物学》主要章节。退休后被北京城市学院聘任,创立宝石学专业任该专业主任,执教18年。年届89,身心健康,家庭和睦,摄影、歌唱相伴,其乐融融。
陈崇希 男,汉族,1933年10月出生,籍贯浙江,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我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渗流理论、地下水数值模拟、地下水资源环境评价、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主编《地下水动力学》5个版本;《地下水流数值模拟》2个版本及《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与水质模型》2个版本等教材。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有关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8项。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地下水井流理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以第一排序获奖的有: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及部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二等奖1项。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杨森楠 男,汉族,1933年12月生,江苏丹阳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及找矿专业学习,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一直从事地质勘查和地质结构的研究与教学,承担国家、部委19项科学研究、地质勘查项目,为长江三峡枢纽工程、金沙江水电工程、襄渝铁路工程等大型和特大型工程进行地质勘查和专题论证。在中国区域构造、造山带结构、大陆边缘结构、深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等领域发表多部论著,主编完成的专著、文集和全国统编教材6种,发表论文60余篇。在地质结构研究和勘查项目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地矿科技成果奖、地质勘查奖、优秀教材奖等共11个奖项。为国家级大型水电和铁路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王屾 女,汉族,中共党员,1934年1月出生,籍贯北京,离休干部。1952年就读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金属专业,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勘探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后调党委宣传部工作。学校迁汉后,历任勘探系党总支副书记、经管系党总支书记。1995年2月离休后回京居住。
王淑芬 女,汉族,1934年2月出生,籍贯河南。195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本科。由于工作需要,提前于1955年10月毕业,留在本系地震教学组负责实验课,并听苏联专家课,在专家指导下做毕业设计。
1958年,负责与河北三和地质队合作,在河北定兴一带进行地震勘探、煤田地质勘查工作,负责成果报告编著。1960-1962年借调通县京津石油大队任工程师,负责以地震勘探为主的物探工作。
1962-1965年担任石油地质专业的“普通物探”课程讲授,1976年病休。
黄延祜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4年3月生,湖南长沙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52年9月份进入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学习,1955年9月份经教育部批准提前毕业,进入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地球物理探矿教研室磁法组任助教,一直从事地球物理探矿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56年8月受国家委派赴匈牙利留学,为匈牙利科学院地学部研究生,获匈牙利科学院地学部工学硕士。在物理探矿等学科方面发表论文与著作,主持科研项目获地矿部三等奖,为学校地球物理探矿等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蕙生 女,汉族,1934年4月出生,籍贯安徽,教授。1952年秋入原北京地质学院燃料矿产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及勘探专业学习。1956年毕业留校,在石油地质教研室任教。踏实工作,教书育人。历年和科研团队一起带领本科生及研究生先后在我国东部各油田进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工作,成果扎实,深受油田领导的好评。与郝诒纯先生合写《渤海沿岸及邻近地区早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与孙永传教授合编《碎屑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1986年地质出版社出版,该书获地矿部优秀教材成果二等奖。
胡家杰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4年10月生,江西南昌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52年10月进入北京地质学院学习,1956年07月在地质调查及找矿专业毕业。留校在普通地质教研室任教,从事普通地质学和控矿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及勘查金矿和科研工作,培养构造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选定北戴河为普通地质学实习地工作,编写《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教学路线指导书》,为建立北戴河实习基地打下了业务基础。是地矿部教育司职务评定小组和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成员,著作有《金矿控矿构造》及多篇论文获得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五项三等奖,为地质事业做出杰出贡献。曾任武汉地质管理干部学院院长。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李思田 男,汉族,1934年11月出生,籍贯河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联高级资政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沉积地质学及煤、油气等能源资源聚集规律研究。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等奖项八项。为李思光奖获得者。曾应邀在多次重要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湖泊沉积学方面曾在国际地质大会被列为keynote address学术报告。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培养与合作指导博士生、硕士生约80余名,其中多名已获杰出成就。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范永香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10月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1956年5月毕业留校任教,在校期间长期从事成矿预测和金矿勘查教学研究。是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二届、三届委员,冶金、石油学科组长,湖北政协5、6、7届委员。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其中有参与教材《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的编写工作。组织并领导3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先后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在成矿预测和金矿勘查等科学领域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殷鸿福 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3月生,浙江舟山人,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校长。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1961年研究生毕业。一直留校任教,曾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纪分会副主席、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委员会主席。国际地质对比计划359项主席等职。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殷鸿福创导地球生物学新方向,推动古生物学与地质学全面结合,提出地质演化突变观,对古、中生代之间绝灭和事件的研究产生广泛影响。他最早出版中国古生态学及中国古生物地理学教程,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生态地层学专著,提出了生物-有机质-有机流体生物成矿系统。系统总结了我国及东亚的三叠系,首次提出国际二叠系-三叠系(古生界-新生界)界线新定义、界线事件的火山成因说等,使国际地质学热点——古、中生代界线的全球层型(金钉子)得以设在中国浙江长兴,为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他提出造山带和盆地研究的新思路,成功应用于“中国西部造山带区域地质填图方法研究”并获奖;积极提倡绿色GDP,推动长江中游环境地质研究;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270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古生物学会尹赞勋奖、中国地质学会李四光地质科研奖、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等奖项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教师、全国野外工作特殊贡献者、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2021年获“首届湖北省杰出人才奖”等荣誉称号。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史毅虹 女,汉族,1935年4月出生,籍贯北京,副教授。1952年就读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留校任教,主要讲授《普通水文地质》。作为骨干人员参加野外及室内研究项目3项:《山西洪洞县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山西省洪洞县水资源利用现状评价》《万岩溶水文地质测绘及矿坑突涌水条件研究》。参加教材编写:《水文地质学基础》,多次获教育部、地矿部的教材奖;《水文地质学基础》第三版,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地矿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四版,获得地矿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撰写论文2篇刊登在《地球科学》上。
马正 女,汉族,1935年7月生,籍贯山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留校到油矿教研室任教。1974年南迁到武汉地质学院矿产系任教,1978年获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科研成果一等奖。油藏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开拓了油气测井地质学、小层沉积微相及油水运动规律两个重要研究方向,为高含水期剩余油藏分布规律和油藏精细描述奠定重要基础。高等学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独著《油气测井地质学》教材1部。
曹伯勋 男,汉族,1935年11月生,四川乐山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52年9月进入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学习,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一直在普地教研室构造地质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组承担科研和教学工作,1995年编写的教材《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一直作为国内地学、农业、环境等相关专业的主要教材用书,被称为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经典教材之一。撰写的《北京周口店新发现的洞穴堆积物及哺乳动物群研究》《北京周口店太平山早更新山洞穴地层地质与古冰楔遗迹的发现与研究》和地质勘查成果《周口店幅1∶5万区域地质及矿产地质调查报告》等著作报告分别获得科学进步二等奖、地矿部三等奖和矿产部二等奖,完成国家《1∶20万内乡幅地质调查》的调查和图件出版工作。担任武汉市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为武汉市城市地铁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阮天健 男,汉族,1936年3月生,浙江诸暨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10月在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学习,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从事应用地球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2年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修回国后,筹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系,出任首届系主任。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委。主要的学术成就是汞,烃等微量气体在多孔介质中运移规律的数值模拟。主持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化探成果”获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在地球化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