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党委宣传部获评“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
地大新闻网讯 (记者 孙彦钦)近日,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我校党委宣传部获评“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及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会议召开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蕾 郭倩 摄影 王俊芳 罗倩)2月28日,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及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会议,在南望山校区北区音乐厅召开。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管理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全体中层干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代表、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代表、离退休教职工代表、教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校长、党委副书记王焰新主持会议。
参会人员对学校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年度工作进行了民主测评,对2022年度选人用人工作和新提拔任用校级领导干部、新提拔任用中层干部进行了民主评议。
校长王焰新院士率队走访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
地大新闻网讯 近日,校长王焰新院士率队走访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开展访企拓岗,对接校企合作事宜,看望慰问校友和正在油田开展项目研究的师生。
学校办公室、校友与社会合作处、资源学院、地空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和专家教授代表,参加了相关活动。
谢树成院士当选国际地球化学会士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邓 马丽敏)近日,国际地球化学学会和欧洲地球化学协会公布了2023年国际地球化学会士名单,中科院院士谢树成因在地质脂类分子与同位素领域的卓越贡献入选。
据悉,国际地球化学会士是1996年由国际地球化学学会和欧洲地球化学协会共同设立的荣誉,用于表彰全球范围内在地球化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科学家。本年度包括谢树成院士在内的17名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学者名列其中。
宣传思想工作暨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会议召开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王俊芳 学生记者 梅景 马叶雯)3月2日,我校在南望山校区迎宾楼报告厅召开宣传思想工作暨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党委副书记王林清、王甫,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储祖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委员,党务和群团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宣传委员,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等参加会议。
王林清主持会议,并传达上级部门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关要求和精神。
蒋少涌教授牵头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召开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王微)3月1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钴镍成矿规律与高效勘查技术示范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武汉召开。
新疆钾盐重大科技专项启动 我校刘成林教授聘为项目首席科学家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新吉)日前,新疆2022年重大科技专项“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盐湖成钾规律、高效勘查评价及资源综合利用” 启动与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
启动会由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中心副主任朱炳义研究员主持,方案论证会由评审专家王宗起研究员主持,我校资源学院刘成林教授、陈建国教授和俎波副教授、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张世晖副教授、材料与化学学院夏开胜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新疆资环中心等单位相关专家参加了启动会。
该重大科技专项由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我校、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新疆塔钾矿业有限公司和新疆拜城华晖矿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项目起止时间为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项目经费 2600 万元,新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聘请我校资源学院刘成林教授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刘成林教授等提出了塔里木盆地找钾的关键科学问题、总体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
副校长王华率队赴竹山调研乡村振兴及定点帮扶工作
地大新闻网讯 (记者 孙彦钦)3月2日至3月3日,副校长王华一行前往竹山县,调研乡村振兴及定点帮扶工作,看望慰问帮扶工作队驻村队员。竹山县县委书记陈建平、县长王丽媛陪同调研。
王华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党员先锋模范岗建设;发挥好政府引领作用,深化政校企合作,形成联动机制,加快宝石“设计—加工—销售”人才的培养,搭建游学驿站;做好绿松石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品牌文化推广,打造竹山品牌影响力,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学校将一如既往发挥教育、科技、文化资源优势,统筹协调各类帮扶政策,做好竹山县绿松石全产业链发展的指导服务工作,全力推动竹山县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会前,调研组一行前往竹山县绿松石博物馆、绿松石电商直播抖音基地,详细了解绿松石资源、开采、设计、加工、销售等情况。
学校校友与社会合作处、珠宝学院、后勤保障部和党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黄文娟校友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丁苗苗)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引领和激励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奋进新征程,豪情满怀、意气风发投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钱素云等10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授予蔡凤辉等29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授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等199个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邱隘人民法庭副庭长、我校2005届法学专业校友黄文娟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黄文娟校友曾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政法系统“双百政法英模”、年度法治人物等荣誉。
凝心聚力共奋进 同心逐梦谱新篇:统一战线工作座谈会召开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江丰伟)2月27日,学校在南望山校区召开“凝心聚力共奋进 同心逐梦谱新篇”统一战线2023年度工作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王甫,现任及离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统战工作团体)主要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参加会议。党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陈文武主持座谈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华北农灌区地下水污染防控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启动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邓娅敏)日前,由我校环境学院史建波教授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华北农灌区地下水污染防控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汉召开。
我校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胡祥云教授主持会议。校长王焰新院士致辞。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业务主管王兰英详细解读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管理最新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项目拟围绕华北农灌区水资源安全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阐明华北典型农灌区地下水中氮、磷、砷、氟、新污染物的赋存特征,厘清灌溉活动影响下地下水中典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研制农灌区地下多孔介质原位改性的关键修复材料与装备,集成农灌区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开展示范应用,为农灌区地下水污染防控与安全利用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
该项目由我校环境学院牵头,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李芳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陈梦舫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郑春苗教授、南京大学吴吉春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侯春堂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郭华明教授担任专家组成员。项目、课题负责人及主要骨干共50余人参加会议。
我校与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签署共建海洋学院协议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孙启良 袁江 摄影 王珩)3月3日,我校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二所)在杭州签署共建海洋学院协议。海洋二所副所长郑玉龙、总工黎明碧,我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刘勇胜出席签约仪式。
副校长王华在未来城校区部分学院调研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霞)近日,副校长王华到未来城校区走访计算机学院、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和环境学院,调研学生就业和社会合作工作情况。学校办公室、学生就业指导处和校友与社会合作处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调研。
我校附属未来城幼儿园开园仪式举行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赵婧萱 摄影 刘博文)3月2日,我校附属未来城幼儿园开园仪式举行。东湖高新区教育局副局长沈爱贞,左岭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晏伶,左岭街道派出所所长刘汉文,东湖高新区教育局学前教育办舒永玲,我校副校长刘杰、原副校长赖旭龙、相关单位负责人,附属学校幼教部教职员工及家长、幼儿代表参加仪式。附属学校党总支书记张瑞生主持仪式。
校党委书记黄晓玫一行赴烽火通信公司开展访企拓岗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珩)近日,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王华一行前往烽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军,纪委书记周锡康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交流,推进校企合作事宜。
【全国两会的地大之声】童金南委员:设立“长江日” 推动全民保护长江
长江日报讯(特派北京记者汪甦 徐佳)3月3日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做客长江日报长江访谈直播间,围绕深化长江大保护资政建言。他建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末设为“长江日”,以此发动全民都来保护长江,真正落实长江大保护。
童金南希望通过“长江日”活动,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共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两会的地大之声】王焰新代表:促进科技评价更科学更合理
【代表委员建言】
王焰新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
我国科技评价改革正稳步推进,但改革的协调性、系统性还不够。
我建议从优化评价方式、坚持分类评价、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和完善科研人才激励机制四方面深化改革。摒弃以论文数量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机制,探索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评价、推行第三方评价等。
具体而言,从奖励项目逐渐向奖励个人转变,适当增加对个人的奖励数量;完善以科研需求为导向的人才集聚机制,简化人才招引流程;积极探索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多元模式;明确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激励机制,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同时,我建议,建立链接各类创新要素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打造全生态、全要素闭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我校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第五次推进会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蕾 苗琦 张翔 摄影 王斯韵)3月6日,我校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第五次推进会,会议由副校长王力哲主持,研究生院、相关培养单位院长、副院长及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会后,资源学院、材化学院、工程学院、环境学院、计算机学院、地信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数理学院、珠宝学院、艺媒学院等单位积极响应会议精神,紧锣密鼓会商研讨布置工作。
【全国两会的地大之声】丁华锋委员:建立校企学分互认“双元制” 解决大学生就业“痛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建议,在新工科或其他实践课程多的专业,施行校企学分互认“双元制”,即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联合培养模式,聘用企业专家担任新工科应用类专业教师,而文化理论课的教师来自学院,由企业设立项目任务,对参与完成的学生给予校企认定的学分认证,并颁发指定的证书。
我校在2022年度“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中获奖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莉)近日,教育部关工委和湖北省教育厅关工委陆续发布教育系统2022年“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结果。我校获评教育部关工委2022年“读懂中国”活动表扬单位,获优秀征文1篇;获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最佳征文1篇、优秀征文3篇、最佳微视频1个、优秀微视频2个。
2022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 述职评议考核会召开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何建新李雨竹摄影梁睿华)3月7日,学校2022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在南望山校区东区迎宾楼报告厅举行。在校校领导,党委常委,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党务部门、群团组织负责人,院长代表、党员干部代表、“两代表一委员”代表、党支部书记代表、学生代表等参加评议考核工作。教育部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谢守成到会指导,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王甫主持。
我校学子获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一等奖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萱涛 朱悦)为弘扬环境资源司法实践理念、促进环境法学理论研究、创新环境法学科教育实践方法,3月4日至3月5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22年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在江苏省南京市正式开赛。本次大赛由河海大学承办,评委团由来自六个省的在职法官和律师组成。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法学专业胡中华教授和刘琦副教授带队参加比赛。
现场比赛中,我校代表队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高校角逐。经过两天激烈的交锋,我校法学专业代表队最终荣获全国一等奖,胡中华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陆荣森同学荣获“优秀选手”,这是我校参赛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
民盟湖北省委“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在我校举办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曹淑云 代姗姗)3月7日,民盟湖北省委“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在我校举行。民盟省委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及省直在汉基层组织百余名女盟员代表参加活动。校党委副书记王甫,党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陈文武应邀参加庆祝大会。民盟省委常委、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地大委员会主委曹淑云主持庆祝大会。
中石化胜利油田副总经理刘惠民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严德天)近日,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刘惠民,中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王永诗,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胜利勘探中心相关专家来校调研,并召开专题交流会。副校长王华,科学技术发展院、资源学院、地空学院等相关学院负责人、专家代表参加专题交流会。
坚守初心 追求卓越——学校20位教师及团队荣获2022年度本科教学卓越奖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罗聆)3月1日下午,学校2022年度本科教学卓越奖评选会在东区综合楼C308举行,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王华、副校长刘勇胜出席评选会,80余名教师和学生代表到场观摩。评选会由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建伟主持。
评选会上,22位教师和1个团队全面展示了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举措和育人成效,经评委评定,14名教师获“卓越教师奖”、5名教师获“卓越新秀奖”、1个团队获“卓越团队奖”。
【全国两会的地大之声】王焰新代表:让地热能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我国应继续加大在地热能方面的勘查开发与应用,让地热能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
王焰新院士表示,地球深部赋存着极为丰富的水热型和干热岩型地热能。当前,我国能源体系面临稳定供应与清洁低碳转型的双重挑战和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的重大需求。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初步评价结果:我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1.25万亿吨,地热资源基数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资源量占世界1/6。但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是中低温地热能,高温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和欧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深部高温地热资源探测、评价、选区、钻完井、人工热储建造和开发技术起步较晚,特别是深部地热地质理论和变革性勘探开发技术研究工作仍显滞后。
在王焰新院士看来,地热资源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查明我国深部地热资源家底意义重大。二是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将大幅提升我国深地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建设地热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将有助于贯通新能源领域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
为此,他建议:一是设立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方向的国家地质调查专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激励社会资金投资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是谋划布局深部地热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在该领域具有学科和人才优势的高校,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加大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全国两会的地大之声】王焰新代表:发挥高校引导力量 促进“四链”深度融合
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吴文汐 通讯员魏海勇、王俊芳 武汉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接受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高校是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交汇点,要强化系统思维,“跳出教育办教育、跳出科技搞科技”,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学科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教智慧。
王焰新认为,推动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要坚定不移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基础研究原创能力,坚持科技开放合作。而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科技人才培养的国家导向,畅通科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精心设计全生命周期人才成长体系。
我校2项作品入选全国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视频展播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丹 孙文沛)3月7日,2022年全国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视频征集与展示活动遴选名单出炉,我校《国土安全》思政金课教学团队成员王华教授、郭关玉教授作品入选全国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视频展播。
据悉,全国高校教师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视频展示活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联合举办,旨在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国家安全观入脑入心。
校党委副书记唐忠阳一行赴巴东、秭归科教基地调研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吴雪宁 刘志磊)日前,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忠阳一行前往巴东、秭归科教基地,调研我校科教基地建设与运营情况及施工中的维修改造项目。巴东县副县长邹宗兴等陪同调研。
【学习贯彻二十大】我校师生赴英山县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游贤梅 毛元启)3月8—9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汪再奇、副院长李海金、高翔莲教授、韩美群教授、常荆莎教授等师生一行16人,赴我校“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湖北省英山县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省委讲师团一级调研员胡秋春,英山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童壁等参加活动。
我校新增一个省级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叶青)近日,湖北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联合发文,授予我校离退休工作党委第七退休党支部(地学院退休教工党支部)为全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称号。这是继退休第五党支部(附属学校珠宝学院退休教工党支部)之后,我校第二个获得省级“示范党支部”荣誉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据悉,全省100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授予第四批全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称号,以此鼓励受表彰党支部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积极投身创建活动,全面落实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江西省地质局领导来校调研
地大新闻网讯 (记者 孙彦钦)3月10日至11日,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地质局党组书记宋斌一行来校调研,并就深化产学研合作进行座谈交流。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王华、王力哲,校长助理蒋少涌,学校办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以及学生就业指导处、科学技术发展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
党委组织部获评“湖北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蕾)近日,湖北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活动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表彰湖北省巾帼文明岗、湖北省巾帼建功标兵、湖北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的决定》,共授予50个岗位“湖北省巾帼文明岗”称号、100名同志“湖北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19个集体“湖北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我校党委组织部获评“湖北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全力攻坚促就业 春季校园招聘火热进行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志兴 彭鑫 郭玉凤 摄影 刘庆)为抢抓春招关键期,进一步落实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工作,全力促进2023届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3月11日,我校携手洪山区政府举办2023年大学之城就业节启动仪式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专场招聘会,洪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华珍,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明新,副区长张俊峰,我校副校长王华,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及师生参加活动。
加强党章学习 筑牢信念根基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徐家忠)3月14日,我校退休教授、特邀组织员王宗廷老师在南望山校区教学综合楼A0116会议室,为全体组织员、部分学生代表作《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专题辅导报告。学校特邀组织员、专兼职组织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研究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李四光学院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学习。报告会由党委组织部部长陈文武主持。
面向学术前沿和国家需求 20项科研成果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殷茵 摄影 王俊芳)3月16日,2023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洪山礼堂举行,会上公布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校共有20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作为牵头单位获奖1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奖6项。副校长王力哲,获奖代表黄咸雨教授、夏帆教授、靳洪允教授和优秀青年科学家代表宋海军教授参加了大会会议。
校党委副书记唐忠阳调研离退休工作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叶青 摄影 王艳波 周火平)3月15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忠阳前往离退休工作处调研,与离退休工作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座谈。
座谈前,唐忠阳现场了解老年人活动阵地的建设、布置、运行、管理等情况,同活动中心的老同志亲切交流。
23项教学成果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龚伍军)近日获悉,我校23项教学成果获第九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其中研究生教学成果2项)、三等奖5项(其中研究生教学成果1项),获奖总数创我校教学成果获奖的历史新高。《行业特色高校一流本科“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等6项成果由湖北省教育厅推荐参评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我校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赵婧萱)3月17日,我校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在南望山校区东区教学综合楼A0113、A0116召开。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体中层干部,机关全体科级干部参加会议。校长王焰新主持会议。
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报告会召开
地大新闻网讯 (记者 孙彦钦)3月17日,我校在南望山校区东区教学综合楼A0113、A0116会议室召开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报告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全国人大代表、校长王焰新,全国政协委员、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依次作报告,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并结合实际工作分享学习体会。在校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两委委员,全体中层干部,教师党支部书记代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离退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校党委书记黄晓玫主持学习报告会。
王焰新校长主讲“开学第一课” 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熊程 谢鑫滢 摄影 程晓龙)3月17日,全国人大代表、校长王焰新院士以“新征程 再出发 聚焦2023年两会”为题,面向全校师生代表传达全国两会精神,主讲了一堂意义深远、催人奋进的“开学第一课”。
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学生党支部书记、班长、团支书代表参加会议,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邬海峰主持“开学第一课”。
挺进深蓝 向海图强: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揭牌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程晓龙 通讯员 韩瑞)3月18日上午,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发展论坛暨开业活动在广州南沙视联科创谷举行。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德球,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副区长陈国庆,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彭平安院士,中科院南海所党委书记谢昌龙,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党委书记严兴华,澳门大学区域海洋研究中心徐杰教授等,我校党委书记黄晓玫,校长王焰新院士,副校长王华,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储祖旺,广州南沙地大滨海研究院(简称“滨海研究院”)院长谢树成院士,相关专家学者、部门负责人及研究院师生参加活动。
滨海研究院副院长孙军主持发展论坛。此次论坛聚焦海洋地球演化、深部地热资源、海洋微藻种质、海洋工程与装备、太阳燃料、生物医药矿物材料、增材制造与智能设计、生态文明与社会治理等涉海科学研究领域,围绕滨海研究院服务湾区经济,谋划高质量发展深入讨论,为南沙海洋科技创新贡献地大智慧和力量。
王华主持开业揭牌活动。
三位青年教授获侯德封奖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殷茵 余淳梅)近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公布了第19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结果,我校地球科学学院青年教授罗根明、马强、汪在聪获此殊荣。
据了解,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是为纪念中科院院士侯德封教授生前对我国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鼓励与表彰在矿物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中作出卓越的、创造性贡献的青年地球科学工作者而设立的社会科技奖励,该奖设立于1986年,每两年评选一次,本届共有20人获奖。
我校与中国石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华荣 高复阳)3月14日,我校与中国石油集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侯启军,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任立新,校领导黄晓玫、王焰新、王华、李建威参加合作座谈会和协议签署仪式。
协议签署前,戴厚良、侯启军与黄晓玫、王焰新一行进行座谈,双方就全面深化合作交换了意见。
任立新与王华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我校学校办公室、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校友与社会合作处和资源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夺金!我校捧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郭小玉 张馨月 陈雨蛟)3月19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落下帷幕。我校3个项目入围终审决赛,斩获全国金奖1项、全国银奖2项,金奖数湖北省第二,学校捧得国赛“优胜杯”。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于1999年发起,每两年举办一届。作为中国大学生最关注的全国性创业赛事之一,大赛引导和激励了一批批青年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刻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提升社会化能力。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突出数字化办赛特色,共吸引来自3011所高校的142.4万名学生参赛,累计提交33万余个创新创业项目。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决赛初评,271所高校的463个项目入围全国终审决赛,最终共评选产生金奖项目154个、银奖项目309个、铜奖项目1079个,60所高校获得优胜杯。
自2021年12月校赛启动以来,经过校内多轮评审,1200多名学生参与的163个项目,通过培育孵化,16个项目入围省赛,取得6项金奖,7项银奖,3项铜奖的历史最好成绩,其中4个项目入围国赛。
我校研究团队模拟古气候揭示海平面上升的气候效应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孔少飞)近日,由我校张仲石教授团队主导,多个国内和国际科研机构的联合研究成果《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改变大气和海洋环流》在《自然·地学》杂志发表,揭示了海平面上升可能成为未来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和机制。文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张仲石教授。
该研究从将古论今的视角,揭示了在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系统中的诸多慢反馈过程(如全球海平面上升),不仅对于沿海,也对于内陆地区的气候变化应对带来新挑战。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来校调研就业工作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王俊芳 程晓龙)3月21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一行来校走访调研并指导工作,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孙海波,湖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静,校党委书记黄晓玫,校长王焰新参加调研。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唐小平、高校学生司就业处处长周国良,湖北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姜永生等参加调研,我校在校校领导、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处、校友与社会合作处、图书档案与文博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湖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武汉市气象局局长王丽来校调研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江玲)3月23日,湖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武汉市气象局局长王丽一行来我校未来城校区调研。
王丽肯定了我校在湖北省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中心建设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希望局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科创平台,为湖北气象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我校副校长刘杰感谢气象部门对学校大气科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支持。希望双方形成互利互惠共赢的合作局面,建设学术高地、创新高地,共同打造地区品牌,在气象服务、环境监测、生态建设等方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武汉成为国际大都市添上靓丽的名片。
湖北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四级调研员向明,武汉市气象局副局长黎明锋,我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调研座谈。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玮主持座谈会。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崇辉来校调研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健 摄影 梅景)3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杭高院”)常务副院长郑崇辉一行来校调研。副校长王力哲,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党委组织部部长陈文武主持会议。
郑崇辉说,杭高院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举办,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三大前沿领域开展科技研究的科研创新基地,自2021年开始进行研究生培养。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地大在研究生教育培养、学校财资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他表示,地大底蕴深厚,基础扎实,杭高院今后将与地大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研究生培养及资产财务管理事业的创新之路。
双方就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点建设、财务与资产管理等工作,围绕招生指标分配机制、论文质量关键环节管控、高质量培养方案修订、财资管理体系等议题进行交流。
王力哲表示,我校致力于深化“三融三跨”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国际化办学,期待与杭高院拓宽合作渠道,优化合作平台,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城校区迎来春季学期第二场双选会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志兴 彭鑫 郭玉凤 摄影 谭文博)3月25日,我校在未来城校区举办2023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
此次招聘会共有145家企事业单位现场参会,汇集了自然资源、信息通讯、智能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单位的970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了800余名毕业生参会。
甘肃省人社厅、地勘系统单位来校调研交流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 刘志兴 彭鑫 郭玉凤 摄影 秦欣玮)3月25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甘肃煤田地质局领导来校调研,就加强甘肃地质勘查单位招才引智工作开展交流。甘肃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闫敬明,甘肃省地矿局一级巡视员桂生强以及各单位相关负责人,副校长王华,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学生就业指导处和相关培养单位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学生就业指导处副处长沈波主持。
乌拉圭驻上海总领事马赛罗·马龙来校访问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吴思源 许峰 摄影 赵婧萱)3月28日,乌拉圭驻上海总领事马赛罗·马龙一行来校访问,湖北省外办美大处处长代平陪同。我校党委副书记王林清会见来宾,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海洋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相关人员参加。
我校17件作品获2022年度湖北省高校新闻奖
地大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罗倩)近日,2022年度湖北省高校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新闻作品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
我校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举行合作座谈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高雅) 3月29日,我校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就进一步加强市校合作开展座谈。座谈会在南望山校区教学综合楼A701会议室举行。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孔繁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郑,我校校长王焰新院士、副校长王华参加合作座谈。王华主持会议。
绘本《攀登者》获评湖北优秀网络文化作品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王诲)3月29日,湖北省“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暨第十五届网络文化节启动仪式在孝感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动员广大荆楚儿女以正能量激荡起大流量,共同书写建功先行区的新篇章。
启动仪式上,对10个“湖北好网民工程品牌”、10个“湖北好网民榜样”、10个“湖北优秀网络文化项目”、10个“湖北优秀网络文化作品”、10个“湖北优秀网络公益项目”、部分“百佳新媒体”账号获奖者进行表彰。其中,我校绘本《攀登者》,获评湖北优秀网络文化作品。
我校教师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获奖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潘利)3月25日至26日,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全国总决赛举行。我校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张祥莉副教授、李杏梅副教授分获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参赛课程均为《通信电子线路》。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我校捐赠30万元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武彦斌 赵晓振)3月29日,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我校捐赠30万元,用于在我校设立华测导航协同育人奖学金以及产学合作育人项目的实施。该公司高级副总裁袁本银、武汉基地副总经理陈丽、湖北公司总经理廖猛等7人,我校校党委副书记王林清,本科生院、校友与社会合作处、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参加捐赠仪式。
第一届楚天卓越科技期刊发展研讨会暨英文科技期刊建设高端论坛举行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单超 摄影 孙彦钦)3月28日,由湖北省科技期刊学会主办,我校和中国知网湖北分公司协办的第一届楚天卓越科技期刊发展研讨会暨英文科技期刊建设高端论坛,在东区迎宾楼报告厅举行。
本次会议旨在加快湖北“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步伐,全力推进湖北英文科技期刊事业发展。副校长刘勇胜,湖北省科协学会部部长陈国祥,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秘书长卢先蓉,中国知网湖北分公司总经理罗慧,《中国机械工程》编辑部副主编郭伟等参加会议并讲话。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180余名代表线下参会,《地球科学》微信视频号吸引了1700余人次线上参会。
中国海洋大学来校调研座谈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程晓龙)3月30日,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国内合作办公室主任周珊珊一行来校调研座谈。我校副校长王华,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未来城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玮主持会议。
我校召开高素质人才培养专题系列座谈会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熊程 潘娣)3月29-30日,我校召开高素质人才培养专题系列座谈会,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提档升级展开校内外研讨。校党委副书记王林清,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及烽火集团的7位校外专家,部分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建伟主持。
据悉,此次系列座谈会是学校党代会工作报告集中调研工作专题之一,会后本科生院将协同各职能部门就调研的问题和内容形成专题报告,为学校党代会的召开和后续工作推进提供支撑。
信息采集:张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