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创新“导学思政”模式 凝聚“三全育人”合力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庞伟红)连续数日窝在图书馆查文献,坐在书桌前数十遍地打磨论文,大部分时间泡在工作间里学习遥感和编程知识,和导师讨论选题方向,我校地学院行星科学团队的博士研究生钱煜奇在两年时间内,以第一作者连发5篇高水平论文,在嫦娥五号着陆点预选、模拟月壤研制、返回样品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他表示,未来希望将所学地质知识运用到行星探测之中,为早日实现“航天梦”贡献青春力量。这个有担当的青年背后,是导师肖龙的悉心教导和支持。肖龙说,导师是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教育要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三维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导师进行研究生培养的各环节、各方面。
英雄之子工作八年重返校园 接力水文地质学阔步新征程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陈华文 王俊芳)9月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生开学季,在报到的新生群体中,一名31岁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在校园内的一尊雕像前,深深地三鞠躬后,默默地说道:“爸爸,我来到您生前的母校深造,您放心吧,我一定会认真学习,成为像您一样的人……”这尊雕像是该校水文地质专业优秀校友张国旗,而这个鞠躬的人,则是他的儿子张云飞,今年也将进入环境学院水文地质专业学习。儿子继承父亲遗志,接续学习水文地质学,感动了师生们。
地大70周年校庆前夕,迎来9000余名新主人
九月,是相遇的时节,来自五湖四海的2022级新生们,在地大相聚,成为南望山和未来城的新主人。
嫦娥四号探测器就位温度测量揭示月球背面月壤热物理性质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赵婧萱)基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对月球背面表层月壤温度的就位测量结果,我校行星科学研究所、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新研发的数值模型,详细分析了着陆点表面月壤的温度和热物理性质,得到了该地月壤颗粒的平均粒径(约15微米),以及月表和月壤内1m深处的月壤热导率。
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批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畅 许南茜)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我校环境学院王全荣教授,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刘成利教授、董燕妮副教授,海洋学院孙启良教授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巫翔、宁伏龙、李军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畅 许南茜)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项目的评审结果。我校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巫翔教授、工程学院宁伏龙教授、计算机学院李军教授获得该项目资助。这是学校首次同年获批3个杰青项目,也是首次获得交叉科学部杰青项目资助。
我校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立项数创历史新高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畅)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集中接收期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共有227项申请获得立项资助,获直接资助经费13032万元,获批数量创历史新高,获资助经费再次过亿。
踔厉奋发点亮未来:2022年新进教师入职仪式举行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杜鹤 摄影 王俊芳 赵婧萱)为增强新进教师荣校爱校意识,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9月9日,我校在南望山校区举行2022年新进教师入职仪式。在校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相关单位负责人,教师代表以及全体新进教师参加仪式。
致敬崇高师德 慰问教师代表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邓锡琴 摄影 赵婧萱 王珩)9月9日,在教师节前夕,学校召开2022年教师节慰问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黄晓玫、校长王焰新、副校长刘勇胜,教师代表,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让新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党员教师在迎新工作中主动作为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文婷 陈宇琪 摄影 程晓龙)目前,来自资源学院的一名新生,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前几天前来武汉上大学的照片。他写道:“感谢学校的老师们,在武汉高铁站热情迎接我们,我们还没有到学校,就感受到一所大学的热情和温暖。”不久前的9月2日,我校173名党员教师志愿者前往武昌站、汉口站和武汉站迎接新生。
两面锦旗 一片真心:罗田落水者家属来校表达救命之恩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秦傲 摄影 王俊芳)8月29日,地大新闻网报道了师生在罗田野外实习中勇救4名落水者事迹。9月9日,罗田县凤山镇碾石河村村支书胡洪铭带领落水者家属,一行四人专程来到武汉,表达了对我校师生见义勇为的感激之情。
李金发校友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丁苗苗)9月9日,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李金发同志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李金发校友为我校1986届矿床地质学本科,2004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
传递温暖传递爱 校领导慰问野外实习师生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饶炜龙 章帆)团圆中秋夜,铭恩教师节。教师节礼遇中秋节之际,副校长王华一行前往秭归产学研基地,慰问正在开展野外教学实习的师生。
殷坤龙教授荣获湖北省第四届“楚天园丁奖”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王俊芳 通讯员 刘治国)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第四届“楚天园丁奖”获奖名单,我校工程学院殷坤龙教授荣获“楚天园丁奖”。
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许小康)近日,我校在南望山校区东区教学综合楼A701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和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开展专题学习。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教育部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谢守成、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黄晓玫主持会议。
校纪委全委会扩大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启动仪式举行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屈璐 摄影 江玲)9月15日,我校召开纪委全委会扩大会启动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忠阳主持会议并讲话,校纪委委员、各二级党组织纪委书记(纪检委员)、纪委办、监察处、党委巡察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我校举行“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主题升旗仪式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熊程 摄影 王俊芳)9月18日清晨六点半,为纪念“九一八”事件91周年,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我校组织正在参加军训的4000多名2022级新生,举行“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主题升旗仪式。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王华,机关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支部书记,部分二级单位负责人,空军预警学院教官,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等参加升旗仪式。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十六期“李四光计划”开班仪式举行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潘娣)近日,第十六期“李四光计划”开班仪式在南望山校区教学综合楼C0106教室举行。副校长王华,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建伟,第十六期“李四光计划”成长导师沈传波,第十六期“李四光计划”班主任王莹,学员导师代表和全体第十六期“李四光计划”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王莹主持仪式。
湖北校友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碳达峰 碳中和”论坛举行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李国辉 丁苗苗)9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校友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碳达峰 碳中和”论坛在武汉举行。校党委书记黄晓玫,校长、校友会会长王焰新院士,副校长刘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地校友会代表参加会议。
献给地大70华诞:“曜熠随象”首饰及宝玉石艺术展开展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范睿超 周洋)9月16日,为迎接我校70华诞、珠宝学院建院30周年特别展,在珠宝学院一楼新艺术馆正式开幕。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王华,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宁钢,湖北美术学院原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许奋,武汉理工大学汗青艺术馆馆长、艺术与设计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陈汗青,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杰锋,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党总支书记高铮参加开幕仪式。珠宝学院院长尹作为主持仪式。
“四个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学术研讨会举行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晓南谢超 摄影 高雅)9月18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韩美群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研究》开题报告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湖北省委讲师团主任、省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高天琼,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党委副书记王林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储祖旺等参加会议。
科学家故事常演常新 原创《大地之光》感动观众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虹佳 吴迪 摄影 孙长恒 李虹佳 章建阳)9月17日-19日,我校原创话剧《大地之光》在弘毅堂精彩上演。连续三天的演出,观众热情高涨,现场座无虚席。
美育与学科融合:16场音乐会献礼地大七十华诞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曾戈晖)七秩荣光,恰是风华正茂;逐梦未来,应当奋楫争先。为迎接我校建校70周年,艺术与传媒学院依托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目标,充分结合学院美育特色,在2022年上半年连续举办16场主题为“七秩荣光、逐梦未来”的校庆专场音乐会,上千名观众感受艺媒师生对地大的祝福,用音乐之美唱响地大之声,以艺术乐章迎接地大七十华诞。
徐世球教授获评2022年湖北省十佳科普达人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何清吟)近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发布2022年度湖北省十佳科普达人名单,我校徐世球教授获此殊荣。
第二十六期发展对象培训班开班典礼暨“红专并进•博学报国”主题党课举行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宋超 刘志兴 摄影 程晓龙)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保障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引导青年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端正入党动机,9月22日,我校举办第二十六期发展对象培训班暨“红专并进·博学报国”专题党课。全国劳动模范、中建科工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杰分别讲授专题党课。全校300余名发展对象参加培训。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李述永一行来校调研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薛保山 摄影 程晓龙)9月20日,湖北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厅一级巡视员段天玲一行来我校调研座谈,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王华,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储祖旺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第49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在武汉召开
(通讯员 邓娅敏)第49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于2022年9月19-22日在武汉顺利召开。本届大会由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主办,聚焦“地下水可持续性与消除贫困”主题,旨在分享地下水科学领域的新进展,探讨水文地质学科前沿科学问题,共同推动国际水文地质学理论与技术创新,促进全球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第七届教职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举行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梦琳 摄影 江玲 戴薇 吴锦文 周斐霏 彭一凡)9月24—25日,由校工会主办、教职工羽毛球协会承办,以“中国梦、地大梦、 健康梦”为主题的第七届教职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在南望山校区西区体育馆举行。来自各分工会27支代表队的近500名羽毛球运动选手参加了比赛。
巴东国家野外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熊一璇 摄影 程晓龙)9月24日,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国家野外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工程楼召开。崔鹏院士、彭建兵院士、张人禾院士、杨树锋院士、胡瑞忠院士等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共同为野外站建设发展建言献策。湖北省科技厅二级调研员刘利华,校党委副书记、国家野外站站长唐辉明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3个基层党组织入选湖北高校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培育名单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雨竹)近日,湖北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全省高校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名单,共遴选产生60个院系党组织、100个党支部分别作为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高等研究院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党支部、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9200多个岗位等你选:秋季学期首场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举办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志兴 彭鑫 郭玉凤 摄影 秦欣玮)9月25日,我校联合洪山区政府共同举办2022年洪山区“大学之城”就业节暨第二十八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240家单位参会为毕业生提供9200多个岗位,涉及自然资源、智能制造、工程建筑、互联网等多个领域。
洪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华珍,副区长张俊峰,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李娜现场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我校副校长刘杰,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邬海峰,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王甫,学生就业指导处处长严嘉到现场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感谢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工作的支持,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高校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及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召开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章帆)9月24—25日,高校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及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校秭归产学研基地召开。本次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主办,我校承办。
会议聚焦“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主题,围绕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野外实践教学的课程思政、野外地质路线开发与保护等内容进行研讨。
来自长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华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线下开幕式和大会主旨报告会,线上同步观看直播人数超过770余人次。全国共有50余所高校和相关单位参与了此次会议,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专门开设了线上分会场。
副校长刘勇胜率队赴广东三所高校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调研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胡燕)9月25日—27日,副校长刘勇胜一行赴深圳、广州等地高校开展调研活动,先后赴南方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三所高校,围绕人力资源队伍规划、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等问题开展调研学习。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人力资源部部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首批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肖平 于洋 摄影 江玲)9月25日,我校首批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南望山校区教学综合楼举行。校长王焰新院士,研究生院、高等研究院主要负责人,“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点点长和导师代表,集中授课教师代表及2022级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研究生新生参加开学典礼。
10项成果获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华)近日,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和湖北省发展研究奖(2020—2021年)获奖名单公布,我校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省级奖,每两年评审一次。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于2022年1月启动,对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界2019年至2020年期间公开发表出版的成果进行评选,最终评出260项获奖成果。我校获评7项,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湖北省发展研究奖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为调动和凝聚社会智力资源,深入开展决策咨询研究,发挥智库的作用,服务湖北改革发展而设立的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本届参选的是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年出版发表的成果,共有80项成果获奖。我校获评3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唐慧君获“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三等奖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红燕)在9月23—25日举办的第十二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外语专业组)全国决赛中,我校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唐慧君荣获全国三等奖。
信息采集:叶青、李孜洁
微信编辑:张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