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工委|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党建工作|院处动态|老年之家|文体团队|关照小组|夕阳风采|养生保健|信息之窗|为你服务|下载专区
               本站专题

最新图文

       栏目导航 首页 >> 新闻快递 >> 正文
  共有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2022年4月学校要闻回看

  发表日期:2022年05月04日          【编辑录入:】

1. 我校《地热工程学》慕课登录“学习强国”

由工程学院窦斌教授主讲,胡祥云、祁士华、李永涛、郑君、马火林等教师讲授的《地热工程学》慕课登陆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并面向全社会开放,为高校师生和广大社会人员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2. 我校科研团队为现代板块构造启动时间研究提供关键岩石学证据

我校全球大地构造中心主任蒂姆·科斯基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国际著名综合类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论文《新太古代榴辉岩相洋壳指示现代板块构造》。该文报道了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遵化构造带内最新识别出的新太古代末期(约25 亿年前)形成的榴辉岩相的残留洋壳,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造山带型榴辉岩相洋壳残余,为现代板块构造至少启动于新太古代(25亿年前)提供了关键岩石学证据。


3. 我校布置2022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41日,2022年度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会暨2022年度第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布置会在南望山校区东区教学综合楼B702会议室召开。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成员、被审计经济责任人与被审计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办公室主任等参加会议,我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组长王焰新主持会议。


4. 九届教代会四次会议暨十八届工代会四次会议开幕

47日下午,我校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暨第十八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东区教学综合楼及地大视讯同步召开。400余名正式代表和特邀代表、列席代表线上线下参加会议。412日下午胜利闭幕。


5. 我校师生参加首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 留学生代表大明发言

49日,在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三周年之际,首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近120位专家学者、青年代表、企业人士、非洲驻华外交官参加了本次会议。我校师生受邀线上参加此次研讨会,国际学生联合会主席、非洲贝宁籍博士生大明在会上代表在华非洲青年,作题为“文明传承与青年责任”的发言。


6. 我校团队发现中国最大早三叠世鱼龙化石

近日,我校地球科学学院韩凤禄副教授研究团队报道了一具来自中国广西百色市隆林县者保地区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是世界范围内的全新属种,被命名为粗壮百色鱼龙。该鱼龙长达3米、外形憨萌,具有更强的游泳能力,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生物学期刊《PeerJ》在线发表。


7. 王焰新当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49日至10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全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18位院士和科技工作者共360余名会员代表参加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环境学会第九届理事会。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当选为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我校校长王焰新院士当选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8. 我校科研团队发现37.5亿年前生命活动多样性的证据

近日,由我校“地大学者”领军人才多米尼克·帕皮诺(Dominic Papineau)、佘振兵教授和马特·多德(Matthew Dodd)博士后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取得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37.5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存在多样化的微生物生命活动。该研究对地球生命起源时间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相关成果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


9. 8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立项名单

近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我校共有8个项目获批立项,合作用人单位包含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8个单位,涉及能源动力、装备制造、信息通讯与互联网、水利与生态环保等6个行业。


10.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414日,学校在南望山校区东区教学综合楼A701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围绕法治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保密工作开展专题学习。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学校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学校保密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相关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校党委书记黄晓玫主持会议。


11. 地球生物学团队领衔的国家重大项目结题获优秀

由我校地球生物学团队谢树成院士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海洋储碳机制及区域碳氮硫循环耦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项目,近期顺利通过科技部的综合绩效评估,以优秀成绩结题。这是我校“十三五”期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同济大学所承担的“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的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2. 师德标兵吴敏: 潜心教学科研,跑出人才培养“加速度”

2014年,吴敏带着他的团队来到学校,组建了自动化学院,成为学校上升最快的年轻学院。出成果,带人才,向世界一流学科迈进……2021年,58岁的吴敏再次挑起重任,担任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与来自校内交叉学科的13个团队,67位导师,共同为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13. 校长王焰新赴珠宝学院调研

为推动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落地,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围绕学校2022年年度重点工作,418日,校长王焰新院士到珠宝学院开展调研,副校长王华,学校办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人力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就业指导处、校友与社会合作处、财务与资产管理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陪同调研。珠宝学院班子成员、三级单位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参加调研座谈。


14. 师德模范沈传波:以身立教 学生如沐春风里

“选择我所热爱的,坚持我所选择的”。近日,资源学院石油地质系沈传波教授,因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表现,被评为校首届师德模范,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


15. 校长王焰新一行赴中南市政总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调研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414日,校长王焰新、副校长刘杰一行前往中南市政总院开展调研,就进一步加强科研联合攻关、人才培养合作、科技平台建设、促进学生就业等进行深入交流。


16.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启动

421日,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校在逸夫博物馆举行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活动暨“宜居地球”科普大讲堂启动仪式,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开展了科普舞台剧表演、“宜居地球”科普大讲堂、科学实践等系列科普活动。


17. 教学科研机构校庆工作交流推进会召开

421日,70周年校庆迎来倒计时200天,学校召开教学科研机构校庆工作交流推进会,通报交流工作进度,研究推进校庆工作。在校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各校庆专项工作组牵头单位负责人,各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校庆工作联系人等参加会议。


18. 书香飘过校园:世界读书日主题阅读推广活动举行

4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为倡导全民阅读、浓厚书香地大氛围,迎接70周年校庆,422日,我校举行第六届书香文化节暨“书香飘过七十年”校庆主题阅读推广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从军,副校长赖旭龙,校党委副书记王林清,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储祖旺,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19. 我校组织参加教育部2022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会

为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高校实验室安全运行,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稳定,日前,教育部2022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我校在南望山校区设备楼二楼会议室设立分会场。


20. 开展地学环境科普 传播防灾减灾知识

422日,53个世界地球日之际,为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增强全民“珍惜资源、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我校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国家野外站)联合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巴东县教育局、巴东县融媒体中心、巴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云赏野外科学观测站,相约守护共同的家园”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引导公众重视环境问题,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号召全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21.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4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发展方向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我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志民族复兴,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地大力量。


22. 我校召开学生就业工作专题推进会

427日,我校线上召开学生就业工作专题推进会,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副校长赖旭龙、王华、刘杰,各培养单位党委(总支)书记等参加会议。会上布置了近期就业工作、根据学生就业工作等相关文件进行详细解读、汇报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工作推进情况,参会人员就推动就业等问题展开讨论。


23. 关爱离退休教职工 有温度的服务“不停摆”

近日,因学校周边疫情影响,校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离退休工作处(离退休工作党委)、校医院牵头成立困难离退休教职工关爱工作专门小组,为校内居住的离退休人员提供开展上门送餐、入户看望、陪伴核酸检测采样、送健康卡静态码、接送到校医院紧急换药等全方位帮扶服务。


信息采集:叶青、苏毕努尔·肉孜

编辑:张志毅

审核:李门楼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离退休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