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大法宝之一。我自1987年开始参与统一战线工作,在履职大学教师本职工作的同时,首次接触九三学社,2004年受聘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从事这两项与统一战线相关的工作,使我有机会更多地了解校情、省情和国情,并力所能及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此外,统一战线工作让我有机会与社会各界优秀人士广交朋友,向他(她)们学习,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我的情商、智商和人格品位,为服务和培养高质量学生,产生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成果奠定基础。这是我参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初心和愿望。
回顾30多年来的统一战线工作经历,我初心未改,虽人近黄昏,然赤心依旧。目前除了继续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结尾工作外,还在大学和科研机构给学生和青年教师做一点“科教传道”工作,以我半个世纪的大学学习工作生活经历与年轻人交流,不求回报,乐此不疲。我还乐于与诸多党内外晚辈朋友们交流学习,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终身体验,终身快乐。我一直与我的“湖北省政府参事同事”,我国著名复杂管理专家武汉大学徐绪松教授互通微信,聆听她对老年快乐生活真谛的理解,受益匪浅。30多年的统一战线工作经历,我深切体会到,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教师本职工作与统一战线工作之间的关系。实践使我认识到,统一战线工作与大学教师本职工作两者相辅相成,统一战线工作似乎并没有过多地影响我的本职工作。我以合格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按部就班地晋升副教授,教授,并先后被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学校聘为“固体地球物理学”理学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学博士生导师。我以学术水平和能力先后出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高等教育出版社“地球科学前缘”英文版和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地球科学”中英文版编委,2011年以二级教授职称退休。
我自1965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197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在学校连续学习工作生活了57个年头。我校具有光荣的统一战线传统,学校聚集了一大批多个民主党派的科学精英,他(她)们是我心中的偶像。这些民主党派精英的人格和学术风范一直潜移默化助我成长。中国九三学社是以我国高等院校与科学技术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人士为主体的参政党。学校九三学社组织是我国九三学社党派的重要阵地。学校早期九三学社社员有中国地质科学的先驱之一袁复礼先生和张席褆(首任九三学社北京地质学院支社主委)、冯景兰、杨遵仪、袁见齐、郝诒纯、杨起及调离学校的尹赞勋、顾功叙和秦馨菱10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他们都是我国地质地球物理科学界的开拓者和学问大家,其中八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袁复礼先生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尹赞勋先生为二、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一、二、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郝诒纯先生先后担任九三学社第七、八、九届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袁见齐先生曾任九三学社第六届、七届中央委员,杨遵仪先生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张席褆先生和袁见齐先生曾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图1)。

图1. 中国地质大学早期九三学社社员(资料来源:励精图治五十秋-中国地质大学简史;
教泽风范—我们的高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年)
我们学校1975年8月迁居武汉。为了照顾一些年长教授留京工作培养研究生,1978年经邓小平同志批准,在北京原校址成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为此,袁复礼、杨遵仪、袁见齐、郝诒纯和杨起等老先生留(回)京工作。在汉工作的教师中路凤香教授和茅绍智教授的九三学社社员关系没有转到武汉,因此,在学校迁到武汉后的10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展九三学社社员和建立九三学社基层组织。
我于1987年2月经武汉理工大学(当年为武汉建材学院)测试中心彭长琪教授介绍开始申请加入九三学社,并于当年6月18日收到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寄来的入社通知书,成为学校迁汉以来本地发展的第一名九三学社社员。此后学校工程学院晏同珍教授由上海铁道学院同行九三学社社员向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推荐介绍加入。学校出版社龙祥符先生原计划请郝诒纯先生介绍加入。因为,上世纪50年代初龙先生与郝先生同在北京地质学院古生物教研室任教,龙先生后因故调离学校。郝先生得知我已经加入九三学社,推荐我介绍龙先生加入。此后数学地质研究所张光前加入。至此,中国地质大学(学校1987年更为此名)拥有4名社员,具备了组建九三学社湖北省直属小组的基本条件(图2)。

图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早期九三学社社员晏同珍、龙祥符、张光前和刘庆生
1988年5月16日下午九三小组活动。5月23日,24日我分别与晏同珍先生和龙祥符先生商讨成立九三学社小组相关事宜。经请示和得到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批准,并与学校党委统战部协商,1988年6月15日下午在学校惠宾楼一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九三学社湖北省直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小组成立大会。出席小组成立大会的有: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秘书长张泽湘先生和组织处处长董眉川女士,校长赵鹏大,党委书记毕孔彰,副校长杨巍然,地球物理勘探系主任周国藩教授,地球物理勘探系张昌达教授,学校统战部刘祖诚和顾宝忠。兄弟单位九三学社组织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教授,武汉邮电科学院,湖北省气象局,湖北省中医研究院及学校有关民主党派代表30多人。从合影照片中看到还有:丁振国(后任校党委副书记)、刘亚东(后任校党委常委兼组织部长)、茅绍智(九三社员,关系在北京);后定居美国的无党派人士胡昌铭和华欣夫妇及民盟代表连绅先生等。我作为筹备小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小组筹备情况。赵鹏大校长,毕孔彰书记和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秘书长张泽湘先后讲话,对九三学社湖北省直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小组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大会选举我为小组组长(图3)。小组成立后不久鄢泰宁教授,胡光道教授和姚姚教授先后申请加入九三学社获得批准。

图3. 九三学社湖北省直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小组成立大会合影。前排左起:张昌达教授、周国藩教授、连绅教授、九三学社湖北中医研究院代表、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秘书长张泽湘、校长赵鹏大、党委书记毕孔彰、九三学社小组成员晏同珍教授、副校长杨巍然、九三学社湖北省气象局代表和华中科技大学代表张良皋教授(1988)
我们学校九三小组社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学校学科发展积极献计献策。例如晏同珍先生作为学校工程地质学科带头人,培养了以唐辉明,殷坤龙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人才,为学校工程地质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鄢泰宁教授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我校探矿工程学科带头人。胡光道教授是数学地质学科带头人。姚姚教授曾任地球物理勘探系主任。早期社员中的晏同珍、鄢泰宁、胡光道、姚姚和刘庆生为博士生导师(图4)。

图4. 左起:王学平、欧阳建平、龙祥符、李践、鄢泰宁、胡光道、刘庆生、李季
随着学校九三社员队伍不断壮大,2001年9月21日下午小组活动,其中讨论了适时成立支社议题。2002年3月30日刘庆生与李践通话讨论成立支社事宜,此时小组共有社员13人:晏同珍、龙祥符、张光前、刘庆生、胡光道、姚姚、鄢泰宁、吴俐华、欧阳建平(时任学校副校长)、王学平,李践(从新疆转入)、贺冰新(从安徽转入)、李季(从河南转入)。在征得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批准,2002年4月9日成立了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支社,刘庆生任支社主委,李践为副主委,胡光道为委员。在此期间李践当选第四届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委员。2002年9月28日九三学社湖北省委黄仁涛副主委电话通知,省委决定我出任九三学社湖北省第四届科技专门委员会主任,鄢泰宁出任委员,胡光道出任文教医卫专委会委员,李践出任妇女专委会副主任。2005年发展社员4名:明厚利、强建科、李江涛、赵娟,从外地转来3名:杨丽霞、王龙章、葛继稳。为了体现领导干部年轻化,2007年11月8日学校九三支社进行了换届,王龙樟担任支社主委,田圣斌任组织委员,胡怀敏任宣传委员,完成了领导班子新老交替(图5)。

图5. 支社换届,王龙樟为主委(中),田圣斌和胡怀敏为委员(2007)
此外,我于2002年12月3日-8日出席了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中国九三学社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图6)。会上有幸见到我心中偶像时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先生。王选先生勤奋刻苦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代表九三支社,于2002年10月11日在学校召开的“各界人士喜迎十六大、庆祝建校五十周年,团结探索、共谋发展——统一战线为中心工作做贡献”大会上,作了题为“关于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的发言;于2006年12月26日在学校召开的统一战线主题为“关于自主创新”的第四次“双月座谈”会上,作了题为“关于高等教育自主创新的几点意见”的发言。我在担任九三学社湖北省第四届科技委员会主任期间,先后主持了每年一度的科技委员会全委会议和若干调研课题,针对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献计献策(图7)。例如在九三学社湖北省委2004年12月14日召开的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上,我代表科技委员会作了题为“加强学习,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发言。

图6. 出席中国九三学社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

图7.主持九三学社湖北省第四届科技专门委员会会议
我出席了2009年9月25日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大会。学校九三学社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学校九三学社工作进入了新阶段。王龙樟为主任委员,田圣斌和胡怀敏为副主任委员,王毅为宣传委员,李季为组织委员。我们具有了为学校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统一战线服务平台(图8)。2016年9月17日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完成了换届,主委王龙樟,副主委胡怀敏和杨丽霞,委员李季、马晓霞、胡军华,开始了学校九三学社第二届委员会的征程(图9)。2021年6月10日我出席了学校九三学社委员会换届,大会选举了王伦澈为主委的新一届委员会(图10)。2021年11月26日上午我出席了学校九三学社委员会组织的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会,并在会上发言,结合我参与统一战线工作经历,畅谈了学习全会精神的体会(图11)。

图8.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成立大会合影,前排左5九三学社湖北省副主委欧阳建平,6学校党委副书记朱勤文,7学校党委书记郝翔,8九三学社湖北省专职副主委李坦,9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组织部长蔡国斌(2009)

图9. 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换届大会合影,前排左起:王龙章,欧阳建平,朱勤文,陈建红,刘庆生,胡怀敏(2016)

左起:刘庆生,陈建红,唐勤,孙涛垒,唐辉明,王伦澈,王龙章,胡光道

图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九三学社委员会举行换届大会。下图前排左起胡怀敏,向武,胡光道,学校党委统战部长唐勤,学校九三学社主委王伦澈,九三学社湖北省副主委孙涛垒,学校党委副书记唐辉明,刘庆生,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组织部长陈建红,王龙章,葛继稳(2021)

前排左3起欧阳建平,4黄晓玫,5徐礼华,6王伦澈

图11.参加学校九三学社组织的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会并发言(2021年)
我于2005年获得九三学社湖北省社务工作先进个人,同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九三学社支社获得九三学社湖北省先进基层组织光荣称号(图12)。回想起来,学校南迁武汉后九三学社自1988年成立小组时的4位社员,到目前的省直属委员会,拥有社员50名。三任主委的年龄分别从上世纪的40后,到60后,再到现在的80后,学校九三学社队伍日益壮大。年轻的主委和社员们参政议政积极性高,建言献策水平高,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倍感欣慰。

图12. 2005年支社获得九三学社湖北省先进基层组织(左),刘庆生获得先进个人
2003年下半年,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推荐我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候选人。2003年9月24日学校党委统战部赵俊明部长电话通知我,第二天上午省政府参事室负责人将来我办公室对参事候选人面谈考察。此前我对政府参事性质只有一点知识,知晓参事属于政府“高参”和智囊这样“高大上”属性,并不具体了解“政府参事”的性质。为此,当晚我上相关网站查询“政府参事性质与基本职能”,了解到参事属于政府机构中一个以“非中共人士”为主体组成的机构。政府参事重点选择对象是那些“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社会贤达”,共谋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大计。查询中发现了一个“直通车”的关键词,即政府参事通过调研得到的认识和建议可以直接送达省政府首脑,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参考。
2003年9月25日下午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郝长顺和联络处处长张汉生来到我的办公室和我交流,面谈考察。记得当他们听到我说:“政府参事是以自己智慧,以‘直通车’方式,将意见和建议直接反映到省政府领导,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时,郝长顺副主任惊讶地对我说,刘教授你还知道“直通车”。最后,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批准,我成了当年十位省政府聘任制参事之一,也是我们学校第一位省政府参事。十位新任参事以非中共人士为主,分别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美术学院、东湖高新区和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2004年3月17日罗清泉省长签署聘书。2004年4月7日在湖北省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新聘参事聘任仪式。省长罗清泉为我们颁发“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聘书”,副省长任世茂和省政府秘书长李春明及省政府参事室领导出席了聘任仪式(图13)。2004年6月22日在湖北随州召开的省政府参事理论研讨会上,我代表新任参事发言。

图13. 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聘书(左)和聘任仪式合影,前排中为时任省长罗清泉
在省政府参事聘期内,除了一次因在海外探亲请假外,我列席了每年一度的湖北省政治协商会议,积极参与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图14)。参加了在随州、神农架、赤壁、罗田和武当山等地召开的参事工作会议。先后前往五峰调研中小学教育;沙市和随州调研中等职业教育;远安和宜都调研农村科技服务(即政府出钱为农民购买科技服务);新疆调研地震安居工程;江西鹰潭地区调研小型水库安全;武昌区调研城中村问题等(图15)。参加了在东湖宾馆召开的由常务副省长李宪生主持的双月座谈会等活动。2006年我获得省政府参事室颁发的先进参事和参政建议二等奖;2008年获得参政建议三等奖。2009年3月30日下午省政府参事室刘宏兰副主任和组织处彭朱红专程来到学校,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离任参事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朱勤文,统战部长陈文武和我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省政府参事室领导充分肯定了我在参事聘期内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2009年4月8日上午在省政府参事室出席离任参事座谈会。至此,我圆满结束了五年任期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工作(图16)。

图14. 列席湖北省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图15. 受聘省政府参事期间参加的考察及相关活动影像记录

图16. 参事离任合影
真诚感谢数十年来对我统一战线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界人士。他们有九三学社湖北省委郑楚光主委,副主委万卫星院士等,学校党委分管统一战线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关康年、朱勤文和唐辉明同志;统战部部长陈世模、曾鹤陵、赵俊明、陈文武、唐勤和现任统战部副部长曾希(图17)及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愉快!


图17.我的统一战线工作始终得到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
(2019年6月13日完稿,2022年1月8日补充修改)
作者简介:刘庆生,男,江西省吉安市人,1946年7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留校任教,2011年8月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退休,二级教授。曾任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年资教师岗位”教授。(编辑:张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