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工委|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党建工作|院处动态|老年之家|文体团队|关照小组|夕阳风采|养生保健|信息之窗|为你服务|下载专区
               本站专题

最新图文

       栏目导航 首页 >> 新闻快递 >> 正文
  共有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与党同呼吸 共命运”征文选登】我的入党没有“预备期”

  发表日期:2021年05月06日          【编辑录入:】

我的入党没有“预备期”

退休第六党支部 王宗廷


我们党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预备期”制度。 “三大”(1923年)党章,首次规定党员有候补期。之后四大(1925年)、五大(1927年)党章都延续了“候补期”的做法。但 “六大”(1928年)党章例外。

“七大”(1945年)时,党章仍然沿用“候补期”的提法,并具体规定为半年、一年和两年期三种情况。

“八大”(1956年)时,听取了一位党外人士的建议,用“预备期”代替“候补期”。“因为‘预备’的含义比‘候补期’更为确切。”(邓小平语)“八大”将“预备期”统一规定为一年。

然则,“文化大革命”中召开的“九大”(1969年)、“十大”(1973年)所通过的党章,对“预备期”都没有任何表示。“九大”党章在党员一章中规定:“申请入党的人,必须个别履行入党手续,有党员二人介绍,填写入党志愿书,经支部审查,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由支部大会通过和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十大”党章继续了“九大”的规定。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每每想起,无不感慨系之。

我于1965年从山东考入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当时班上有两名共产党员,都是“调干生”(原为国家干部,后调到学校去学习的学生)。学校的组织工作还没有怎么开展,转眼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入党就被“搁浅”。这一搁,就是遥遥无期。

1970,我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当时是林业部的直属企业)。在接受“再教育”的状态中,谈入党,成了无法进行的事情。但是,我心中的那盏明灯,却始终闪亮着。把所有的期许,化作前进的动力。

转机是在1974-1975年。这时,全国正在开展“基本路线教育活动”。伊春市决定从辖区范围内抽调人员组成工作队,进驻有关单位。恰巧,我被选中,成了“驻伊春林业机械厂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的一员。

1975年初,按照“十大 ”党章,我在“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履行了入党手续。经朱学文、刘景枫两位党员介绍,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由支部大会通过和工作队党委批准,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记得,我们的领队王凤阁同志(他是我厂组织部部长、厂子派出工作队员的领队、工作队党委成员)明确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时,心情无比激动。追梦、圆梦路上,曲曲折折、起起伏伏。但,坎坷无惧,魂定乾坤。只要恒定持久,锲而不舍,就一定会迎来开颜时刻!

多年来,在党的教育、关心和引导下,我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切实遵从党的要求,事事、处处、时时,严格要求自己,用心、用情、用力 ,默默奉献。

也许有人会有这样那样的质疑,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呀!其实,进行实质性分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20212月,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建设在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取得一定进展,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P207)同时,邓小平也强调:“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说到改革,其实在1974年到1975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P213

日月如梭,时光荏苒。入党已近半个世纪,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我成长,我努力,我进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的日子里,我仍将继续跟党走,听党指挥,政治坚定,自强不息,来轸方遒,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作者简介:王宗廷,男,汉族,祖籍山东,19464月出生,19697月参加工作,20065月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现公管学院)退休,教授。(编辑:张志毅)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离退休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