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工委|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党建工作|院处动态|老年之家|文体团队|关照小组|夕阳风采|养生保健|信息之窗|为你服务|下载专区
               本站专题

最新图文

       栏目导航 首页 >> 新闻快递 >> 正文
  共有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与党同呼吸 共命运”征文选登】党的教育培养永远是我前行的动力

  发表日期:2021年04月17日          【编辑录入:】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喜迎党的百年华诞,引导离退休党员重温入党初心、回顾在党的教育引导下参加革命、投身建设和改革的艰辛历程,抒发爱党爱国情怀,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离退休干部党委、离退休干部处自2020年10月起发出了以“与党同呼吸、共命运”为主题的征文《通知》,我校老党员积极参与投稿。自今日起分期将符合条件的稿件整理成系列推文,供大家欣赏。

   目前征文活动仍在继续,征文字数不超过3000字,欢迎广大离退休老党员踊跃投稿。符合要求的稿件将会推送到公众号“地大离退休职工之家”。推文结束后,视稿源数量编印成册,献礼建党百年,并向每位作者赠送一本以作纪念。

党的教育培养永远是我前行的动力

汉口离退休第二党支部  易启瑞

1955年底,为加快培养地质技术人才,地质部在武汉招收一批高中毕业生,送至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训练班(地点在北京)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以适应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我就是其中一员。

那年我只有17岁,一个懵懂少年,从武汉到了首都北京,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当时训练班给每位学员每月发75个工薪分(19.82元)的生活补贴,加上我家里隔三差五地给我寄上108元的,我手中十分宽裕。因为年幼无知,沉醉于吃喝玩乐之中,心思根本未放在学习之上,看话剧、看电影、看球赛、听音乐、逛天桥等成了我的生活常态。我成了训练班里有名的自由散漫、吊儿郎当的典型,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领导和老师都拿我没办法。

 19583月,训练班结业后我被分配到地质部丹江口地质队工作。两个月后奉命调到湖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那时湖南水文地质队正在筹建阶段,仅有工作人员一二十人,我也算是建队的元老之一了。建队后便组成了第一分队,我被派到一分队工作。1958年底,一分队奉令赴湖南江华县雾江开展岑天河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一分队队长、党支部书记欧阳瑞,是一名刚从部队转业的中尉,他办事干练果断、雷厉风行,极具军人作风。1958年正逢大跃进时期,全国上下一片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我们分队也不例外。受这股热潮的影响,我一改过去自由散漫的恶习,积极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之中。欧阳队长看到我积极的工作热情,经常给我鼓励和帮助,对我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不久便委任我担任地质小组组长,让一个仅参加过训练班培训的我来领导七八名大学、中专毕业的学生工作。对比我在训练班时被人歧视和现在被领导重用,自己感到一种莫名的自豪,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告诫自己要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期望。

 在工作中我处处带头,不分份内份外,我都积极参与。那时在分队,我成了一名公认的秘书角色,大小事务都少不了我,遇到问题都愿意找我。地质技术是本职工作不用说,其他如钻探、后勤、工会、卫生保健(分队无卫生员,我负责保管分队卫生箱)等,都有我参与。钻机移动孔位搬迁少不了我,食堂抬米砍柴少不了我,同志们有了小病小伤少不了我,我成了分队长没有名分的助手。

 1959年大跃进时期艰苦的环境和生活,丝毫没能阻挡勘探队员们对加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昂热情。同志们靠肩扛人挑,将重达几十吨的钻探设备抬上山开工钻探。钻机日常工作、处理事故、孔位搬迁等,这些本与地质人员无关,但只要我未出野外,我都会协助钻机工人搬抬设备。那时,设备落后,一台300米钻机配套的柴油机重达近一吨,卸去飞轮也有七八百公斤,靠十来个人抬上无路可走的几十米高坡,每人负重近一百公斤,没有一股忘我的干劲是不可能做到的。我那时年轻,凭着一股热情,经常加入这出大力气抬大件的队伍,与工人们打成一片,深得机组同志们的信赖。钻机夜间出故障,机长都会想起我,派人叫我去现场,帮助出主意排除故障。晚上帮了钻机的忙,第二天我照样带领地质小组上山进行地质调查工作。欧阳队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我十分关心,经常叮嘱我注意身体。我说你放心,我年轻扛得住。

遇到节假日聚餐,我就主动到伙房帮忙。分队没有专职炊事员,都是请当地老百姓做饭。他们做饭还可以,做菜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肉切成两寸长的大块,不烧也不煮,炒的半生不熟,难以下咽。我去帮厨时就会上灶动手烧肉炒菜,大家吃了大加赞扬。有的同志笑说,以后遇到全队出动搬家时,莫要小易去,让他在家做饭慰劳我们就行了。后来真的一遇全队劳动,分队长就安排我帮厨,让大家吃到可口的饭菜,消除一天的疲劳。

 雾江属山区河流,河面宽约二三十米,深约四五米。为在河中打钻,取得坝体基础地质资料。我们用杉树扎了一个8米见方厚4米的木排置于河中,木排正中留下一个直径20cm 用于打钻的洞口。将钻机架设在木排上,进行河心钻探工作。为防止河水冲击,用四根粗6 cm的钢缆将木排的四角固定在河岸的岩石上。

 山区的河水,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看似平静的河面,河水说涨就涨。1959年夏季某天,我们正在雾江河心钻探,不料雾江河水突然猛涨,钻机受到上游漂来的木排冲击,十分危急。当班班长紧急派人来队部报告。分队长欧阳瑞一听河上钻机遇险,立即召集钻探技术员和各钻机机长,也不忘叫上我,一起赶往现场商量营救解困办法。我们到达河边时,河水仍在飞快上涨,木排被上涨的河水托起近一米,情况万分危急。欧阳队长立即率大家乘小木船到木排上共商排险大计。这时已有从上游飘来零星散落木排的大木头开始撞击我们的木排。我们正研究如何排险时,只听“啪”的一声巨响,木排一阵抖动,右前方固定木排的一根钢丝绳被拉断。碗口粗的大木头铺满河面。我们的木排随时有被冲毁的危险。欧阳队长一看这局面,挽救已不可能,木排上的人员随时有生命危险。他当机立断决定放弃木排,命令大家乘船撤离。听到分队长的号令,我们十多人立即登上小船准备划到岸边。但这时河面布满了木排散落的大木头,小船无法行驶。队长便发动大家用手、用木棍尽力推开木头,给小船留出航道。经过近半小时的拼搏,一点点挤过十来米的木头包围,小船终于慢慢靠近河岸。等我们爬上稍高的山坡,再回头看我们的钻机木排,已被上涨的河水冲走。眼睁睁看着国家财产被无情的河水冲走又无法挽救,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在这危急时刻我没有退缩,与大家一起共克时艰,受到分队长表扬和同志们的好评。

分队长一直关心我的进步,经常与我交心谈心,鼓励我好好工作,争取进步。我从在北京训练班只知吃喝玩乐、没有人生目标的少年,到在组织的教育帮助下,成长为一名有追求、以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为奋斗目标的青年,是组织的关怀,分队党支部教育培养的结果。

 1960年,我离开一线地质队,调至大队部,负责两个分队的技术管理工作。担任大队部团支部书记及省局机关团委委员。我一心扑在地质技术管理工作中,经常下到分队检查工作。分队技术负责人都是比我资历高,有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在工作中我虚心向他们请教,深得他们的信赖与支持。在团的工作中,我按局机关党委的指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局机关和在长沙各单位团员和青年的活动,得到局机关党委的好评。1961年、1962年连续两次获得“湖南省直机关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光荣称号。大队党组织十分关心我的进步,时时对我的工作进行指导,在政治思想上进行帮扶,鼓励我争取进步,早日加入党组织,为党,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1961年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湖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技术人员中第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后,在党组织的教育下,我更感自己责任重大,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积极努力工作,为地质技术人员做榜样,年年被评为大队甲等先进工作者。

 1963年,大队办公室主任调离,主任空缺影响全队工作,队党委书记找我谈话,要我调离地质科负责队办公室工作。这意味着我将脱离我的地质专业,改为行政事务工作,我的思想斗争很大,一时无法表态。队党委领导对我说,一名党员,首先应想到的,是党的需要,而不是个人利益。当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思前想后,大队办公室不能无人,党委安排我任办公室负责人,是党委对我的信任,自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而是应该听从组织安排。第二天我主动向党委领导表示愿意服从组织安排,到办公室工作。从此我由一名地质技术人员,转为一名行政管理干部,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1965年为支援三线建设,我被调到云南地质局政治部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上海一月风暴蔓延全国,地质局机关造反派也准备进行夺权。我当时负责保管党委和政治部印章。在造反派酝酿夺权前,我事先委托工会的一名党员将党委、政治部印章锁进了工会的保险柜内。当造反派冲进党委办公室时,已无印可夺,空手而回。这一下我就成为造反派的眼中钉,他们在院内刷起“把跳小丑易启瑞拉出来示众”的大幅标语。就这样我被作为抗拒1.21夺权的罪人挨批挨斗,直至1972年我再次调回湖南地质局。

1986年成立武汉地质管理干部学院,地质部教育司将我调至学院任办公室主任,后又调到宣传部工作,至1997年退休。退休后我应表弟所邀,到他房地产公司任办公室主任。1998年,学院成立老年人协会,校领导有意让我主持老年人协会,配合人事部门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服务工作。我二话没说,辞去房地产办公室主任的高薪职位,回到学院干起无分文报酬的老协会长,一干就是十来年。有同志笑我傻,我说:“干革命不是为钱,能为大家服务我心情愉快,比什么都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牢记入党初心,那就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十多年来,在离退休干部党委的领导下,我在老协工作岗位上为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做了一些工作,得到大家的肯定,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我感到无比欣慰。

2014年,当年的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训练班同学聚会,大家知道我退休前曾担任学校宣传部长职务,感到十分惊讶。这个训练班的小调皮,怎么成了大学的党委宣传部长?我笑着对同学们说,我有今天,全是党的教育、组织的培养。没有党的教育培养,我可能还是那个你们在训练班时看到的自由散漫、无所作为的调皮鬼。是党把我从一个吊儿郎当的青年,教育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党的教育培养永远是我前行的动力。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祝福我们的党更加强大,党的事业更加辉煌。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迈进新时代,早日实现中国梦,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作者简介:易启瑞,男,汉族,湖北人,19377月出生,195512月参加工作,19978月退休,副研究员,曾任宣传部部长。(编辑:张志毅)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离退休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