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3日,离退休干部处组织学校离休老同志及家属前往建设中的学校未来城校区参观。老人们十分期待此次活动,大家在前往途中一同回忆起学校建设之初的情景,畅谈自己和学校共同成长的艰苦奋斗史。离休老干部作为学校建设的奠基者,见证了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仍然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发展,特别是自新校区建设以来,老同志们都想来看一看。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发展后劲,学校2011年初向教育部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出在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基地”暨新校区。同年11月,获教育部批准建设;2012年4月,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同意该项目落户武汉未来科技城。新校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工作原则,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工作思路,将教育研发园区、工业研发园区、户外运动和休闲园区以及教职工住宅园区等四个园区按照“四位一体”思路,统筹考虑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使新校区既具备完整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又体现合理的功能分区。同时,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既反映中国地质大学特色,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念,又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校园设计理念,以“地大特色、世界一流”为总体目标,努力打造出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社会贡献突出的地大新形象。





到达目的地后,老同志们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楼堂校舍所吸引,感慨新校区建设的高大上。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刘世斌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新校区的总体规划,以及建设进展情况。随后,刘世斌带领老同志实地参观了建设工地。参观中,老同志们纷纷赞叹校区的建筑设计都十分有特色,特别是图书馆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据工作人员介绍,图书馆作为整个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从“书山”和“地质”的意向出发,蕴含书山问道的含义,塑造具有雕塑感的建筑形象和富有韵律的立面机理,强化其校园建筑群的中心位置。





参观结束后,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新校区。回程的车上,老同志们无不感慨学校变化发展之快之好,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些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同志动情地说到,祖国的繁荣昌盛让学校的发展如此快速,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等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后,我们还要相约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