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工委|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党建工作|院处动态|老年之家|文体团队|关照小组|夕阳风采|养生保健|信息之窗|为你服务|下载专区
               本站专题

最新图文

       栏目导航 首页 >> 党建工作 >> 支部生活 >> 正文
  共有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离退休工作党委组织第九次党代会党代表观看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

  发表日期:2023年11月16日          【编辑录入:】

    在离退休工作党委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11月7日下午,离退休工作党委开展了以“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党日活动,组织党代表集中观看了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


    1950年,为了让祖国获得长久安定,中国人军民一心,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雄兵出击》详细描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缘起,再现了新中国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历史性决策的过程,回答了“为什么打这场仗,为什么能打赢这场战,这场战争怎么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命运”的问题。首战两水洞、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一,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精神财富。

    影片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展现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复刻还原了令人震撼的历史瞬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英勇事迹和精神风貌;精彩绝伦的外交场景与战士们在战场厮杀的场景穿插呈现,让大家油然而生悲壮又振奋的情感。老同志们被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打动,纷纷发表感言表达激动之情。  

    退休第一党支部刘锐影片以震撼而真实的画面描写了这场中国的“立国之战”,令人深受教育,感慨万千——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立国之战已经为新中国赢得了70年的和平发展,还将继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撑。今天,国际形势风云多变,百年不遇之世界大变局又在考验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我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绝不会在任何霸权主义的挑衅和遏制下退却,我们仍然要发扬志愿军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珍惜和平,把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好,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

    退休第五党支部胡珊: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对这段历史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无数先烈为了保卫国家、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捍卫和平,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更应该珍惜和爱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历史,传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用这份光荣而崇高的责任,做出自己一份贡献!

    退休第八党支部余心根:热泪盈眶观看完电影,思绪万千感慨万分。革命先烈坚持坚定的信念,为了后代的和平生活与安宁祥和,不惜流血牺牲,用血肉之躯成就了今天的国强民泰!我们时时刻刻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大无畏精神,为得之不易的和平和繁荣接好和交好接力棒,让先烈们浴血奋斗建立起来的伟大祖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退休第十党支部张胜业:影片以全景式、多维度的方式呈现了两水洞、三所里和松骨峰战斗,场面宏大、激昂,细节感人、真情动人,多次催人泪下。讲明白了为什么要打,为什么这个时候打和怎么打。展现了战争的惨烈、艰难和志愿军不畏艰难困苦、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志愿军精神,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这段光辉历史。这部影片让人思考,反思,并激励着我们传承和发扬志愿军精神。

    退休第十三党支部童德卿:我国通过军事和外交两个战场紧密配合,英勇奋斗,夺取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的伟大奇迹,捍卫了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维护了祖国的主权、安宁和尊严,有力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为表达纪念之心、赞颂之情,特赋诗一首:

礼赞英雄志愿军

硝烟弥漫战旗红,炮弹纷飞震碧空。

抗美援朝顽敌溃,高山大海祭英雄。


    退休第十六党支部孙立鹏:今天下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影片,伟大领袖毛主席力排众议,下定决心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祖国最可爱的人英勇抗击美帝国主义的可歌可泣场面非常震撼、令人难忘!抗美援朝精神永放光芒!无数先烈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他们,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文字:齐世学

    编辑:叶 青

    审核:李门楼 张信军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离退休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