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基于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为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今年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是根据国内国外经济发展形势,实事求是作出的科学决策,符合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到GDP的增长指标,客观上它的内容已经融化到财政、货币政策的指标当中。”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说,一方面疫情突如其来,经济指标要有可比性,今年一季度和以前不具备可比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目前全球疫情客观上还在蔓延,全球经济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目前不纠结于经济增长的指标,将使我们更加专注于扩大内需、做好“六稳”“六保”、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目标任务。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跃生分析认为,“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极大的情况下,如果勉强确定目标,会导致未来的施政和政策制定束手束脚,使我们很难针对当时具体情况,及时客观地采取应对之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个完整、系统、综合性的目标体系,不仅仅包括经济指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小康社会的指标不是仅用GDP来衡量,因为单一数据很难准确涵盖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4个方面25项指标,其中12项是预期性的,包括GDP、人均收入等,有13项是约束性的,主要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专家认为,看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站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不仅着眼经济建设、经济指标,也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特别是结合今年实际情况,要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没有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仍然有今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比如,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等等。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减负降税等务实举措,释放了大量利好信息。比如,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等等。这些都和“六稳”“六保”紧密相关,旨在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不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不意味着失去方向、放松责任。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特别突出的目标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政府工作报告列明“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等硬杠杠,这些必须坚决完成。
“地方政府可以从速度的焦虑中、数字的包袱中解脱出来。但依旧需要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很重要,背后连着就业和民生,地方政府该抓的工作照样抓,方向很明确,就是围绕‘六稳’‘六保’的工作来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