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需要特殊关怀,新的挑战需要新的方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离退休工作党委、离退休工作处将保障离退休老人生命健康与维护离退休老人利益相结合,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用心用情服务,传递组织温暖。
解“愁”事,举办智能手机应用培训智慧助老。受疫情影响,网上购物、医院挂号网上预约、出行微信扫码出示健康码、超市菜场购物无接触手机支付、出行网约车等已经成为必备技能,也成为离退休老人们的“愁”事,为让老同志尽快掌握这些技能,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智能生活方式,离退休工作党委、离退休工作处组织开展“情暖夕阳•智慧助老”活动,深入洞察老同志需求,举办多期智能手机应用培训,邀请专业讲师、我校大学生通过一对一手把手教学的方式教老同志使用智能手机,让老年人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服务,乐享新时代美好生活。



解“难”事,想老同志之所想,为7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做好贴心服务。关切到高龄老人到校外指定医院打疫苗的困难,离退休工作党委、离退休工作处主动作为,将“回应我校70岁以上老同志接种新冠疫苗的迫切愿望”作为“学党史、办实事”的内容之一。积极联系社区,协调荣军医院,专门在医院设立绿色通道,为我校70岁以上老同志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组织楼栋关照组长全面摸底、认真统计。根据统计人数联系荣军医院确定接种时间,联系车队精心安排车辆和往返车次,并提前到医院与院方沟通具体接种事宜。接种现场,工作人员全程精心陪护老同志,搀扶上下车,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每张贴上编号,逐个发给前来接种疫苗的老人,并指导其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对于行走不便的老人,从留观区一趟一趟地接送到送返的车上。为做好汉口社区老同志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汉口社区离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积极联系所属的宝地社区,并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联系。由于多数高龄老人视力听力都衰减得厉害,要独自完成登记、测压、核实身份、接种、留观等一系列流程实属不易,加之沟通不畅急坏了医护人员。2名工作人员协助老同志登记填表及测压、核验身份、接种及护送到留观室。医护人员说:“你们地大的老同志太幸福了。”从5月到7月,离退休工作党委、离退休工作处分期分批帮助南望山校区和汉口社区200多名70岁以上老人接种疫苗。老同志都说,你们组织得好,服务得好,让我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省去了我们自己联系医院打疫苗的很多麻烦事,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




办“急”事,精心组织离退休老人完成三次核酸检测紧急任务。8月3日、11日,以及9月4日,学校组织三次全员核酸检测,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线上线下多渠道通知、精心组织。在检测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参与志愿服务,维持现场秩序,帮助不会扫码登记的老人进行扫码登记,搀扶行动不便老人等。对个别因身体原因不便出门的老同志,配合校医院进行上门检测采样。保证了我校离退休人员做到应检尽检,为争取打赢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第二场战役作出了贡献。
应“盼”事,科学防控,积极谋划,老年人活动中心及时开放。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经严格评估,逐步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有序开放老年人活动中心,满足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追求身体健康的愿望。活动中心安装人脸识别测温门禁系统、紫外线消毒灯、配备疫情防控物资,同时进行适老化改造,募集资金安装电梯,修缮门球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及时开放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同志都说,我们都盼着活动中心开放,开放了,我们就回家了,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
做“细”事,精细服务,精准防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如何避免人员集中,又能顺利地为老同志办好事情,离退休工作党委、离退休工作处主动担责,与校医院、财务处等管理服务单位协商,组织谋划好老同志体检、药费报销工作。体检工作前期提前排号发放预约单,限制每天参加体检人数以防止聚集;体检当天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现场服务,维持秩序,解决突发情况;体检结束后,统一发放体检结果。医药费报销同样如此,预约拿号,分时段报销。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取住外地老同志的报销票据,统一交到校医院报销。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离退休工作党委、离退休工作处时刻牢记学党史办实事的根本要求,从解决老同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秉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加强对老人的生活保障服务,确保老同志生活无忧;加强宣传教育与舆论引导,注重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宣传防疫知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先进典型,引导老同志坚定信心,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努力让老同志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