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工委|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党建工作|院处动态|老年之家|文体团队|关照小组|夕阳风采|养生保健|信息之窗|为你服务|下载专区
               本站专题

最新图文

       栏目导航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共有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与党同呼吸 共命运”征文选登】史元盛:忠诚党的地质教育事业

  发表日期:2021年05月22日          【编辑录入:】

忠诚党的地质教育事业

退休第十党支部 史元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作为一个入党60多年的老党员,我心情激动,感慨万千。

我高中毕业前有个梦想,希望通过一生工作,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大山名川,江河湖海。但毕业前,组织上选拔我为去苏联留学的留苏预备生,并完成一切政审手续,后因中苏关系破裂而未成行。高考时,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地质学院,并如愿以偿被录取了。

听党话 跟党走 认真砺炼

入学后,本科和研究生学习期间,我享受了全额助学金,完成了学习任务,从内心感谢党对我的培养。

1956年入学时,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在大学期间,除课程学习外,感受最深的是:参加各种政治运动多,参加校内外各种公益劳动多。

例如,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那时,我刚上大二,就随学校组织的鄂西北地质找矿大队,奔赴鄂西北山区参加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当时,热情很高,但对野外地质工作一窍不通。有幸,我们听了王鸿祯教授关于野外地质工作的讲课,并亲自带领我们进行现场教学,言传身教,边走边讲。王教授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教我们跑地质路线时,如何用罗盘定向、步子测距、如何绘图、边走边观察等,路线跑完了,草图也绘出来了。当时我们非常惊讶,王教授真了不起,不愧为著名教授!

找矿工作结束后,就地举办了一个大炼钢铁地质找矿成绩展览会,我是讲解员之一。著名地质学家马杏垣教授听了我的讲解后,夸我讲得好。

又如,十三陵水库开建时,北京市委决定,动员全市工、农、兵、学、商参加义务劳动。学校于1958323日,召开了参加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誓师大会,并组成3250人的劳动大军。我们全班集体参加,劳动了10天。主要任务是挖土、挑土、运土。每天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每餐都是窝窝头,但大家仍然热情高,干劲大,不怕苦,不怕累。劳动期间,校领导肖英、尹凤翔、周守诚等曾赴工地慰问学生,并参加劳动。1958525日,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也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可见党中央对修建十三陵水库是多么重视和支持。

在校期间,我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积极参加历次政治运动和校内外的公益劳动;听党的话,按党指引的方向努力,严格要求,认真砺炼,不断进步。因此,被评为北京地质学院优秀学生,参加了1960227日召开的“北京地质学院第一届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表彰和奖励。1960422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学毕业时,我是共产党员,做好了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思想准备。但没想到,学校推荐我为物探系免试研究生,继续深造,师从著名电法专家傅良魁教授。研究生阶段,除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外,仍然参加政治运动。1964年,曾随部分物探系领导、教师、研究生等组成的“社教”工作队,远赴山西省晋南214地质队参加“社教运动”,长达半年之久。因此研究生学习时间延长一年。

研究生毕业留校后,满怀激情,干劲十足,积极投入校内教学和野外实习,希望大干一场。哪曾想,“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生们强烈要求中止实习返校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在老师反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中途停止实习返校。这一停就是十年。

教育解封 招收工农兵学员

学校南迁,落地湖北江陵,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但仍由军宣队领导。直至1971年,为响应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各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当时,军宣队派我到河南招收五名工农兵学员。开始招生啦!心中高兴,欣然接受。那时,招生的主要途径是单位推荐,我对推荐的生源质量不放心,为确保生源质量,我对所有推荐生源逐个面试,分别命题,单独进行笔试测验,了解文化水平和基础。最终招了五名我非常满意的工农兵学员,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事实证明,他们毕业后,一人留校任教,另外四人成为河南地矿局的技术骨干。

为了庆祝毛主席横渡长江26周年,沙市组织了一次大型的横渡长江活动。我校组织了一个30人的横渡方队,我积极报名参加,最终顺利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横渡长江的壮举,终生难忘。

克服困难 团结奋斗 推动教学步入正规

后来学校又迁至武汉,定址南望山下,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我校恢复高考招生时,教学条件尚不完善,缺少仪器设备,北京运来的仪器设备数量少,陈旧落后,尤其是人心浮散,教师队伍不稳,年纪大、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老师,家多在北京,来汉教学时间短暂。留汉老师年轻的多,水平经验欠缺。当时,困难很多,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被任命为金属物探教研室主任。

困难之时受命,重任在肩,压力很大,我是共产党员,不能退缩,知难而进。当时,首要问题是:加强团结,增强信心,克服困难,为教学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北京老教师来汉工作的有利条件,以老带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教材、实验员自制实验用小设备。在教研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198071日,我被评为1980年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1982年,我、潘玉玲和李平三人组成“电法勘探”教学组,我任主讲。在教学中,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将教书育人放在首位,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采取各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和教学水平,成绩突出,受到学生们的好评。1982年《电法勘探》教学组被评为湖北省《五讲四美》先进单位,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大会表彰(潘玉玲代表教学组参加了表彰大会)。

顾全大局 服从需要 努力提高我校办学层次

1984年,我升任物探系副主任。很快又连续两次工作调动,19853月,调科研处任副处长;19901月,调研究生处任处长(成立研究生院后,任副院长)。这两次工作调动都是学校领导直接提出的。从我内心而言,很不愿意离开物探系的教学、科研工作,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顾全大局,服从党的需要,把党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当时,我校研究生教育处于低谷期,硕士生年招生指标从140多人锐减到1989年的54人。教育部招生政策连续四年不变,未增加一个硕士生招生指标,使我校研究生教育处于艰难境地。

我们的工作是,除继续向教育部争取招生指标外,拓展视野,着眼未来,加强研究生院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积蓄力量,蓄势待发;急用人单位之所急,积极开展和扩大在职申请学位教育,解决地质单位用人的燃眉之急;提出了以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新理念,与有关教研室合作,对英语课、政治课和计算机课进行改革,建立ESEC英语口语考核机制;计算机课全校研究生打通;政治课理论与社会“热点”、研究生“关注点”和研究生政治思想紧密结合,并写出课程论文,少数课程论文已达到公开发表水平。认真做好研究生招生工作,不断改革和完善,招生工作以教育部文件精神为主线,使每个招生环节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实施多年,成效显著,得到省考试院的肯定,有些做法已推广到省内各考点。1995年,我获湖北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突出奉献奖”,这份殊荣属于我校研究生院及研招办全体工作人员。

博士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高层次,我们尤为关注对博士生教育的研究工作。退休前,我曾先后发表了有关博士生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总结经验,积极发展博士生教育》《地学博士生的特点及培养》《立足国内培养高质量地学博士生探研》(被1995年全国第一届工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术年会评为优秀论文)、调研报告及《关于博士生培养工作调查总结》(上报国家教委)等7篇。我校以研究工作助推博士生教育发展,使其规模逐渐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当年,曾有数篇博士生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生论文。

1992年,研究生院喜获发展机遇,经人事部批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研究生院筹建了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工学博士后流动站。这是我校的新生事物。我亲自筹建,亲自起草了博士后流动站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运作流程,以及校内联合管理机制。连续、正常接收博士后人员入站申请、审查工作。博士后流动站的建立,提高了我校办学地位和声誉,促进了我校的科研工作。

返聘留院工作 继续发挥余热

退休时,研究生院因工作需要希望返聘我继续留院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以党的事业至上,服从需要,顾全大局,利用一切机会为党多做工作。这一返聘竟长达二十年之久。

刚开始主要是协助副院长及各部门做些文秘工作,起草有关文件、报告、总结、各种规章制度等。后来,重点协助研招办的招生工作。在研招办主任领导下,连续多年编写硕士生、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印刷;起草有关文件、规章制度、总结、汇报等;参加硕士生、博士生招生的全过程。

在研招办主任的信任和委派下,我承担对每年一度的硕士生、博士生招生本校自命题试题进行全面审查,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绝对保密的工作。硕士生每年学校自命题试题多达100多份,实行AB卷后,则多达200份以上,博士生自命题最多达180多份。每年考试前,我一个人被锁在保密室里,在摄像头的监控下,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进行7-10天的审查工作。我从未暴露过审查试题的身份,在任何场合,只字不提。多年来,凡经过我审查过的试题,从未出现过任何的业务性、政治性和保密性问题,确保发给考生的试题的准确性、完整性、无政治问题,使考试顺利进行。

返聘后,继续关注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工作,积极参加了研究生院陈金银承担的《新形势下地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科研课题研究,我是主要研究成员和成果报告起草人之一,该项目获湖北省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与此同时,我继续从事博士生教育研究工作,单独或合作又继续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例如,与副院长张均合作发表了《地学博士生应实施创造教育》等。随着非地学博士学科点不断增加,研究工作应拓展视野,面向全国和未来。在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国民经济建设对未来高级人才的需要和要求,博士生教育发展趋势和途经,我们首先提出了《对博士生应实施创造教育》的新理念(由我提出并撰写,多人参加)。该论文发表于教育部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第四期上,得到大家的重视和好评。《新华文摘》于1999年总第252期全文转载,这也说明该论文的观点、思想的前沿性和重要性。该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鄂教科2000[018]号)。

20157月,我八十岁时离开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对我的评价是:“史元盛老师多年来为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充分肯定了我的工作。感谢研究生院对我工作的肯定和评价,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今年,我已85周岁,进入耄耋之年,我将自己一生献给党的地质教育事业,我忠诚党的地质教育事业。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是在为党工作。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中,始终不忘初心,听党的话,按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行,服从党的需要,顾全大局,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党恩感不尽,与党永同心。


作者简介:史元盛,男,汉族,河南省人,1936年生,19604月入党。1965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教授。19966月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退休,曾任物探系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研究生处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现为退休第十党支部党员。(编辑:张志毅)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离退休工作处